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优美散文网 > 励志美文 > 佛经解说。人生在世如何能看破世俗?

佛经解说。人生在世如何能看破世俗?

作者:优美散文网
日期:2021-04-18 19:59:00
阅读:

大佛顶首楞严经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菩萨诃色欲法经

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行者既得舍之。若复顾念。是为从狱得出。还复思入。从狂得正。而复乐之。从病得差。复思得病。智者怒之知其狂而颠蹶。死无日矣。凡夫重色。甘为之仆。终身驰骤。为之辛苦。虽复鈇质寸斩。锋镝交至。甘心受之不以为患。狂人乐狂不是过也。行者若能弃之不顾。是则破枷脱锁。恶狂厌病。离于衰祸。既安且吉。得出牢狱。永无患难。女人之相。其言如蜜。而其心如毒。譬如停渊澄镜。而蛟龙居之。金山宝窟。而师子处之。当知此害不可近。室家不和。妇人之由。毁宗败族。妇人之罪。实是阴贼灭人慧明。亦是猎围鲜得出者。譬如高罗。群鸟落之。不能奋飞。又如密网。众鱼投之。刳肠俎肌。亦如暗坑。无目投之。如蛾赴火。是以智者知而远之。不受其害。恶而秽之。不为此物之所惑也。


没看明白你到底想说啥,不过你的一句话入了我心“你回答完问题就走了,继续着自己的人生,我也是”感觉这句话有点伤感,不过也是事实。有的时候是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的,茫茫人海 提出问题的又有那么多,而你提出了,我看到了回答了,这就是一种缘分。尽管你我不相识,尽管你我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做着不同的事继续着不同的生活,但我们却有过这样一次的交流,难道你不觉得这样也很好吗?

先不说宗教,火热推荐您从布莱恩.魏斯 《前世今生》系列起步,百度下看看人家外国人的研究吧。接着火热推荐您去百度搜索,被百万网友誉为“影响一生的好影片!”“让人感动的超级震撼!”的 大型佛教记录片《超越轮回》系目前全网络最受欢迎的佛教影像制品,该片通过对当代高端影音手段的精彩运用,为观众深入浅出的读解出流传2500多年的经典佛教绘画《六道轮回图》所讲述的生命流转的发生原理、过程和人生存在的价值真谛。然后分析什么是迷信:
1:对于事物的真相没有深入研究搞清楚就去贸然相信,这是迷信(比如很多人见什么就拜什么不分佛菩萨神鬼圣人都要拜,问他拜的是谁?有什么表法的意义?能提醒自己学习到什么道理没?他迷迷糊糊统统不知道~)2:对于事物的真相没有深入研究搞清楚就去贸然不信,这个也是迷信(比如很多人都存在这个观念,比如他不信佛,你问他为什么不信,回答:不知道...。不信的道理是什么?回答:不知道.....反正就是不信。这和愚痴或狂妄之徒有何区别?)3:总结:对于事物的真相没有深入研究搞清楚,就去贸然不信或者贸然相信都是迷信。迷信的特征是:没有正知: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信或不信什么。懒惰:不愿意花费一点时间去搞清事实真相,宁可糊糊涂涂被别人牵着思想走一辈子。狂妄愚痴:自己符合以上迷信之类,还说正在人家正在学习并搞清真相的人是迷信,那他是什么?迷信加迷,迷迷信,双重迷信。迷”是你不了解,你对于这个事实真相、理事因果都不了解,你就相信它,这叫迷信。为什么叫迷信?你没搞清楚。没搞清楚,信它是迷信,不信也是迷信。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不叫迷信。你真这样做到了。比起那些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混混沌沌一生的人,那个更有大智慧?净空法师关于迷信的开示:
1 什么叫迷信?对于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没有搞透彻,我们相信它,那就叫迷信。2 社会大众对佛教不了解,什么叫佛教他不知道,他也到寺庙里面来烧香拜佛,那叫迷信。3 为什么叫迷信?佛教是什么,他不知道,“大家都拜佛,佛会保佑;我也去拜,佛也会保佑我”,这是迷信。没搞清楚,就是迷信。4 鬼神亦复如是,其他任何宗教也都如此,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在佛法里,道理、事实真相、因果都搞清楚了,不迷惑了,我相信它,这就叫正信。5 譬如像鬼神这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人家说有,我们跟着说有,这是迷信;人家说没有,我们跟着说没有,你想想看是不是迷信?也是迷信。6 怎样叫不迷信?你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搞清楚它确实是有,我相信它有,这不迷信。它确实有,我并没有搞清楚,我信它没有,这是迷信。7 佛法的高明处,佛法令我们佩服的地方,并不是释迦牟尼佛说有就是有,说没有就是没有,不是,佛不是这样教人;佛要是这样教人的话,不值得我们佩服。8 佛是说了之后,教给我们求证的方法,要我们自己去亲证,这一招高明,所以佛的教学是信解行证,这怎么会是迷信1 佛教主要的目标,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为我们说明,所以这是属于教育。2 佛教是教育,教育跟宗教不冲突,没有矛盾。世尊当年在世,就有很多宗教的传教师、宗教里面的元老来跟他学习。3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拿佛法来讲,那是邪知邪见充斥的时代。佛的智慧超群,九十六种外道都比不上他!佛提出了正知正见,得到九十六种外道的赞叹,多少外道来皈依、来向他学习,以他为师!4 由此可见,佛教是教育,是圆满的智慧教育,任何宗教都可以接受。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它一点迷信都没有。 再说教育 佛陀的教育(再次强调,这里说的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迷信的宗教,本人就是学习佛陀教育而非宗教的非有神的也非无神的).佛法的大智慧不全在寺庙(相当部分都是迷信的烧香拜佛算命,没有正信的学经讲座)而在佛陀所说的经典里面。而儒释道三家:儒家教育人与人的关系(伦理道德),道家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果教育),佛家圆融前两者同时。更深入详细讲了,人与人/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山河大地/人与自然/人与不同维次空间/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陀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
而只从字面上看,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名字中的“本师”是什么意思?就是“我的老师”啊。我们自称是佛弟子,“弟子”是什么意思?学生嘛!佛陀与我们是师生关系,十方诸佛菩萨都是他介绍给我们的老师与同门师兄啊.......明眼的有智慧的一看就知道,这哪里是宗教和迷信?整个就一超级大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系统。真搞清楚道理了就一点都不迷信了嘛. 而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 圆融儒家与道家的佛法所教所说:一切万法唯心所造,唯识所变。自己掌握自己的前生今世与来生的命运,自己把握改造自己的一切,包括身体环境与生活环境与物质环境。但是,能真正能自己把握与改造命运的前提条件是:你要以正信的态度,并且今生有宿世的善根(真信切愿)福德(能解能行)因缘(有缘分遇正信的佛法),次第的学习佛法中各种或深或浅的知识,来得到宇宙人生真相与开启幸福圆满的真实大智慧。这里无法详细解答您,如果您真有善根福德因缘的话,请您去百度搜索观看慧律法师(幽默爆笑型讲法),或者净空法师(易解稳重型讲法)或海涛法师(轻松愉悦型讲法)的视屏与他们个人网站,推荐您百度净空法师的《轻松学佛法》系列作为起步,非常容易理解,最后祝您法喜充满,六时吉祥,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关于佛像开光与意义的开示:
请佛像到家里供养,不需要做任何仪式。佛像请到家里也不需要开光,这个事情我也讲的很多。大家都希望这个佛像会灵验,就一定要开光,不开光他就不灵了。你请我去给它开光它就灵了,你想想看,你就不如拜我,我比它强多了。我叫它灵就灵,叫它不灵就不灵,那佛菩萨就听我的了,这个观念错误。开光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新造的佛像,或者新造的礼堂、念佛堂,开幕仪式,我们现在不叫开光,叫开幕。开幕的时候一定要跟大家讲解,为什么要建立这个,为什么要造这个佛像,造这个佛像是什么用意,我们供养有什么好处,把这个说出来之后,这叫开光。是佛像开我们的光,不是我们开佛的光,你看这个颠倒了,这麻烦大了。 像我们供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我们看到观音菩萨,自己对一切众生慈悲心就要生起来,是观音菩萨开我们慈悲之光;地藏菩萨他是孝子,见到地藏菩萨,我们就想到要孝顺父母,把我们孝敬父母的光开出来,这个意思就没错,这一定要懂得。一个佛菩萨就像我们学校里功课一样,他代表一门功课,你把他讲清楚,看到他,他来提醒我的。你说你是个不孝的人,有人天天在你旁边嘀咕你「你要孝顺父母,你孝顺父母」,听了几天你就讨厌了,你就会怨恨那个人。佛门里的方法非常巧妙,供一尊你看到很喜欢的地藏菩萨,看到他,他就在提醒你孝养父母;看到观音菩萨,就提醒你,你要慈悲对人。所以,所有诸佛菩萨的形象都是这个用意,千万不要错会意思,错会意思你就上当了。不但是佛菩萨没有开你的光,你是愈迷愈深,大错特错,你真正是迷信。有关破除迷信与佛门设施表法的开示:1 佛法里所有一切设施都是教学的工具,都是表法,都是启发自性,这是很了不起的。
2 灌顶是形式,是表法;重要是法,不懂得法就白灌了。灌是慈悲加持,顶是佛顶,把佛法里面至高无上的佛法传授给你,这叫灌顶。
3 佛用莲花来表法,把污泥比作六凡世间,上面的清水比作四圣法界。莲花开在上面,四圣六凡他都放下了,都舍了,这叫真清净。如果你把四圣六凡统统舍掉,你就是莲花化生。
4 我们这个法门也称为莲宗,极乐世界也称为莲华世界。莲花是花果同时,拿来比喻净宗念佛成佛非常恰当。
5 法 轮是最早用来表法的,轮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一个象征,它确确实实代表了佛法的内涵。轮的周边在动,它心不动,佛法里面讲的空有、性相、动静,它统统能代表。“轮”代表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用它来表法。
6 在佛法里养生的原则是:身要动、心要静。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要运作、要运转,一定要动。轮的圆周在动,我们身要动;轮心是非有非无,心不但要静,心要虚。心里头一无所有,这样的人决定长寿,这样的人决定不生病。
7 手结印,合掌、放掌都是表法。合掌的时候表一心,放掌的时候表法界。
8 佛门当中,讲经说法是佛事,我们点蜡烛,不点电灯,为什么?蜡烛能明显地表法,蜡烛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舍己为人。
9 香表什么?香表信香,对佛菩萨的教诲深信不疑;又表戒定真香,戒定是真干,真正依教奉行。
10 佛像前面的供具,最重要的是供水。不烧香没有关系,不燃灯也没有关系,一定要供一杯水。水表什么?表心,心要像水一样清净,要像水一样平等。
11 供花,是提醒自己要修好因;供果,是提醒自己要求好果。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在佛菩萨面前磕几个头、烧几支香、供香花水果就得佛力加持,那是迷信,没有这回事!
12 世俗人戴珠宝是炫耀他的身份与财富;学佛的人戴珠宝是提醒自己心要清净、要不染、要不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取这个意思。
13 阿弥陀经讲的“十万亿”不是数字,是表法的意思。十万亿是尽虚空遍法界,真如本性是尽虚空遍法界。
14 在佛经里面数字都是表法的意思,像阿弥陀经里面,我们看得最多的是用“七”,像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七宝池。七代表圆满,七的意思是东、南、西、北、上、下、当中,取这个意思。
15 你一入佛门,头一个看到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特别塑造布袋和尚的像,大肚皮代表有容量,能包容。弥勒菩萨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对待任何一个人都欢欢喜喜,一切是非善恶统统能包容。
16 东方天王代表尽职,履行道德;南方天王代表精进,日新又新;西方天王代表多见;北方天王代表多听。这是天王殿,你一入佛门就给你上第一课!
17 寺院里面供养佛菩萨,是为了教学;这种教学,不仅是学佛的基础,也是做人的基础。看到佛像就磕头,那就叫礼敬吗?泥塑木雕的佛像你给它磕一万个头,它也不晓得!
18 佛像是表法的,叫你看到它,晓得除了自己之外,统统都是佛,是这么个意思。佛是觉,觉性里本来具足一切功德。我们在事相上见到佛像,立刻就晓得,要觉悟,要求觉! 有关佛陀教育的开示:
1 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也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义务工作者。
2 释迦牟尼佛一生中,办班三百多次,教学四十九年,目的是教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不外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3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他的教育不分国家界限、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佛是对于宇宙人生、理事、因果彻底通达明了的人。
4 佛法的教育目标是:让大家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
5 佛教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佛是觉而不迷;学“觉而不迷”这桩事叫佛事。
6 佛的外表和常人无异,也有喜怒哀乐,但他的内心永远保持清净,绝不会起心动念。一个人,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就是佛。
7 凡夫做事是为个人,而佛是为众生。佛教我们,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
8 佛法教学的宗旨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佛的人,要常想佛的教诲,并将佛的教诲应用在生活中。学佛,是学真实智慧。真正向佛陀学习,这叫学佛1 佛教是教学,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如果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佛教,佛教是现代人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
2 他老人家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他明了社会是多元的,所以有许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民族、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
3 我们居住在一个社会上,如何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敬、互相敬爱、互助合作,真正能做到世界大同?这桩事政治做不到,所以世尊舍弃王位,放弃政治。
4 这桩事武力也做不到。我们在经典上看到,释迦牟尼佛年轻时代,武艺超群,他可以作将军,他可以作元帅。他知道这个方式达不到社会和谐、安定、繁荣的目标,所以也放弃了。
5 经济与科学技术,这是现代我们亲眼看到的,也不能够增进人民的幸福。物质生活的水平提升了,伦理道德几乎完全丧失了。
6 今天这个世界灾难很多,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不论哪一个行业,都没有安全感,精神生活非常空虚。
7 今天所谓的自然灾害,我们不知道,与我们的思想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世尊明了,所以他放下一切,从事于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
8 世尊不但以言教,而且也身教。佛经里面所讲的三轮教诲,三轮是“身、语、意”,无一不是教导一切众生,他老人家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最好的示范!
1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是王子的身分,身分高贵又非常聪明,一般人见不到的人,他都能见到。由于他的身分特殊,印度当代一些高人,他统统亲近过。
2 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来参学,到三十岁整整十二年。学了十二年之后,是学了不少东西,但是不究竟,我们现在的话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 印度那些高人他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有,没有智慧。他们的禅定不到家,只是到第八定。他们往上能够见到非非想天,往下能够见到阿鼻地狱,本事可不小!可是释迦牟尼佛提出问题,这六道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这六道能不能解决?没有一个人能答复。
4 所以佛学了之后不究竟,再找不到地方学。这时他在恒河边上看到一棵大树,大树底下一坐一入定,十二年所学的东西算了,放下,统统丢掉,不要了。这一丢掉,智慧开了,“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这就是以后佛教给我们的: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行。
5 他十二年求学没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道实在求不到;哪里晓得一把这个放下就大彻大悟了。从此以后他教学,一直到他圆寂,他七十九岁圆寂的,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教学不收费,完全是义务的,有教无类,教了四十九年。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是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
6 释迦牟尼佛一生义务教学,他不分国籍、不分宗教、不分族群,只要你肯来学,他都很热心地来教你。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是职业教师,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不是搞宗教,他是办教育。
7 佛没有叫你去崇拜神,佛教你敬神,为什么?神也是众生。我们对人要尊敬,对鬼神也要尊敬;不但对鬼神尊敬,对畜生也要尊敬。为什么?它本来是佛。既然一切都是佛,我们都要以真诚的恭敬心来对待。你要记住这句话!
8 我们把释迦牟尼佛看成宗教家,是冤枉他!他是个好人,冤枉好人是有罪的。我们对佛教根本不认识就加以批评,你说是不是罪过?我们把佛教当作宗教撇在一边,这么好的东西不学习,那就永远要搞六道三途,就这么回事情!
1 有些初学者没有读任何经,可是拜过很多寺庙,也参加过大法会,除了会念阿弥陀佛,什么也不会。他问,对于整天很忙的人来说,怎样做比较好?
2 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学佛首先要明了“佛”是什么。如果对“佛”很含糊、不清楚,试问你学的是什么?你完全学错了。我们为了初学,特地有一个专题报告,《认识佛教》。这个报告是在很多年前,我在美国迈阿密对美国人讲的。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入门。
3 《认识佛教》里面,我们提了三个中心的问题:什么是“佛”?什么是“教”?什么是“佛教”?佛教这两个字就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佛”,一个是“教”,一个是“佛教”,三者搞清楚、搞明白,然后你才懂得怎么学法。
4 佛教教些什么?我们学了有什么好处?应不应该学习?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念他?念他有什么好处?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后我才肯定我要不要念,所以学佛决定不是迷信。
5 “佛”这个字是从古印度梵文音译的,它的体是“智慧”,它的作用是“觉悟”。我们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佛”的智慧是圆满的,是究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于宇宙人生理事、因果彻底通达明了的人,我们就称作“佛”。
6 所以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最简单的话来说,佛是一个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目的是求真实智慧。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要懂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佛教是智慧的学问,是智慧的教学。
7 “佛法”,法是一切万事万物的代名词,佛是“能觉”,法是“所觉”,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通达明了,这叫佛法。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事情才好办。所以,我们要把佛法介绍给初学,最好从《认识佛教》下手。第二部最好是介绍《了凡四训》,让他真正明了因果报应的道理与事实真相。
8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介绍佛经给他看。看佛经,实在讲也不容易看懂。虽然古人是用最浅显的文字来翻译经典,可是这些文字我们现在看还是很深,必须要听讲解或者看注解,才会有帮助。所以接引初机,用《认识佛教》和《了凡四训》最好。
1 我在讲经常常跟大家提示,释迦牟尼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释迦牟尼佛是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这是他的正确身分。
2 他是个义务工作者,非常尽忠职守,他非常忠于他的教学事业。他所从事的教学事业,怎么说是多元文化?他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
3 他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去向他请教,他都真诚慈悲地教导、平等地教导。他热心地帮助一切众生,不疲不厌!他给我们做出这个示范,我们应当要学习,学佛,就是学释迦牟尼佛这个样子,要学得像!
4 世尊当年在世,我们在经上看到,每天教学讲经,讲经就是上课,给学生、给听众上课,每天八个小时,经上所谓的“二时讲经”。
5 古印度把昼夜分做六时,昼三时、夜三时;我们现在的时间单位,昼夜是二十四小时,所以称为小时。印度的一个时,是我们现在的四小时,二时是八小时。
6 世尊教学,每天八个小时,四十九年从不间断,确确实实是个“模范老师”!全世界人如果要制定“世界教师节”,我们想,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定被选为第一个代表!
7 佛法的教学,没有名利;没有名利,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大悲心。没有大慈悲心,谁干!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不辞辛劳,一天到晚给大家上课,一天讲八个钟点经,还要领众去修行,哪一个教员肯这样拼命去干?
8 释迦牟尼佛教学,什么地方请他,他就去什么地方。他不要薪水、不要供养、不要待遇,就日中一食,三衣一钵,什么都不要,这是什么?大悲心!所以学佛,四众同修,无论在家出家,要有大智慧、要有大悲心,这才是菩萨道!
1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佛陀的教育,跟着释迦牟尼佛学。佛教给我们什么?教给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老人家的教学,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桩事情。
2 第一个,教给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佛教导我们要修“三福”,要修“六和”。其次,教导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相处。自然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今天许多人都说地球病了,地球上生态环境被破坏了,这就是我们不懂得自然环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3 我们今天任意地糟蹋环境、破坏环境,地球也生气了,地球也发怒了,所以到处有许许多多的天灾,水患、地震、风灾。气候异常,地球发脾气,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善待它。不是佛教给我们,我们不懂!
4 第三,佛教导我们如何与天地鬼神相处,这从事上讲,就是我们如何跟所有宗教相处。如果用今天科学家的方式来说,科学家证明空间是多元的,所谓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从理论上说,空间是无限度的。
5 现代科学家证实,至少有十一度空间存在。人道以外的众生,我们见不到,科学家的发现正确,确实如此。六道里面,我们见不到天道,也见不到饿鬼道,见不到地狱道。为什么?我们所处的空间不同。那里头有没有众生?有,太多太多了,比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众生,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6 佛教给我们,只有把人的关系相处好,大自然的关系相处好,天地鬼神的关系相处好,我们才能够过安定、繁荣、幸福、美满的生活。佛法的教学内容不外乎这些。
7 佛陀的教育,跟世间一般教育来相比较,没有比佛教育对我们自己更亲切的了,所以人不能不学佛。无论是哪一个族群、哪一个宗教,统统要学佛!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宗教,劝你学佛,绝对不是叫你改变宗教信仰!
8 佛家讲“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没有界限,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不分国族。“度”是为一切众生服务,而服务里面,最重要的是教学。儒家常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亲师”是一不是二,世尊做到了,他老人家做出了好榜样来给我们看。所以佛陀的教育,任何宗教、任何族群、任何不同的文化都欢喜接受!

相关推荐

  • 佛经解说。人生在世如何能看破世俗?

    大佛顶首楞严经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

    励志美文

聚合标签
很快乐很有趣类似的句子有哪些? 李鬼劫路欺世盗名是什么意思啊? 形容距离很近有什么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优美语段(150字以上) 低眉顺眼和生死祸福的意思和造句 那首歌最后一句歌词有简简单单一身陪你到老 表达亲情的成语 呼叫中心常说的坐席是什么意思? 强什么有力成语四字词语 充满了什么 谈谈学习法律的重要性100字以内 待你平安归来的句子 我要300字电影观后感 300字~!!!! 我的心是为你跳动的,是那首歌的歌词? 孔子为什么叫孔子? “创业之星”作文开头结尾怎么写才能更好 形容心情很烦躁的成语有哪些? 我想去蒙古国留学,但我大三下学期时被大学开除,可能拿到肄业证...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学贵专精怎么解释?用日常... 坚持梦想励志句子有哪些? 有关优秀的语句 名人名言的句子有哪些? 初一军训心得体会 写夏天的古诗10到15首带解析 有关奋斗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俊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TUT有没有描写重庆夜景的诗句或是比较优美的句子之类的谢谢 好听伤感个性签名 市场上很难找到的产品,又很新鲜好玩的产品,帮我起一个3个字的... 分数可以打到45分左右... qq情侣个性签名 全英文 要翻译 形容梅花美丽的成语 军训感悟600字 表达朋友深情的古诗有那些? 形容蛇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关于幸福的经典美文 求与爱情无关的伤感句子 关于交通的名言警句 有关尊敬老师 极其准确造句 爱因斯坦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 美术家亲临学校现场挥毫,欢迎词怎么写 我要给《课堂内外·创新作文》投稿 求情侣暖心英文情话 一天一条留言越多越好 描写“雨后美景”的句子有哪些? 关于名胜古迹的对联 急需机遇比奋斗重要的资料,比如名人名言,事例等 寻找各类经典励志文言文 诗经或诗词中带有慧字的比较美或有意境句子 关于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有那些 赞美衣服的词语有哪些 关于环保的诗歌 短一点 48个字的名人名言 《昆虫记》5句好句10个字左右 形容一个人文化素养高该用哪些成语 带有竹字的成语 形容有她陪伴很幸福的诗句 用翘首、轻盈、由衷、屏息敛声、如梦初醒中三个造句 珍惜时间的名言 有哪些论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名人名言 关于亲情的作文六百字到五百字左右 求一篇获得国家奖学金后的励志感恩文章 不少1500啊 有... 华为的独特商业价值是什么 qq空间个性签名在哪里改 简短一点的设问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