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优美散文网 > 心情日记 > 物种起源第四章读后感

物种起源第四章读后感

作者:优美散文网
日期:2021-07-05 02:08:26
阅读:

《物种起源》一书要想真正读懂、读通、读透,那真要反复读,还要阅读更多的书籍来解释里面的内容。我也只是读了壹遍,里面的好多内容我也是略知一二,甚至是浑水摸鱼,一窍不通。我愿把我浅薄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物种起源》全书分为十五章,前有引言和绪论。十五编的次为:第一,家养状态下的变异;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五,变异的法则;第六,学说之疑难;第七,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第八,本能;第九,杂种性质;第十,地质记录的不完整;第十一,古生物的演替;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三,生物的地理分布续篇;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第十五,综述和结论。
太多的概述无所谓什么意义,我主要谈我印象深刻的一些细节。例如,作者写到,

"Therefore I should infer from analogy that probably all the organic beings which have ever lived on this earth have descended from some one primordial form, into which life was first breathed."

意思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breathed)而来的(我读的是中英对照版)。

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似乎达尔文还未完全摆脱神造万物论。而且,该书的最后一句话,也可以说是大结局,同样的主题再次地出现,"There is grandeur in this view of life, with its several powers, having been originally breathed into a few forms or into one; and that, whilst this planet has gone cycling 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law of gravity, from so simple a beginning 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 and most wonderful have been, and are being, evolved."

大致的意思是, 该书所持的生命观是十分宏伟的,在巨大的能力之下,最初的生命被创造(breathed)成一个或几个种类,然后就在自然规律的管辖之下, 美丽的生物世界就在循环往复的无尽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种进化仍在进行着。

这里描述最初生命的来源的时候用了同样的一个字,根据前面注释说明了他相信有那么一位创造者,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基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知道,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基督徒所接受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最后有了人这样的一个次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早于他三千多年前写成的创世记在描写上帝创造生物物种的时候,就已经列出了同样的次序。

所以,进化论否定了圣经和上帝吗? 我相信至少达尔文不是这样认为的。
而且,生命真的由猿进化而来吗?这一论断现在已经遭到许多人的怀疑。

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和当代考古成果, 赫.乔.韦尔斯大致地列出一份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时间表:
有两段化石空白期:古猿与南方古猿之间空缺400万年,南方古猿与猿人之间空缺20万年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里。
哈代指出:地质史表明,400万至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求生,从而进化成了海猿。几百万年之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了水中生活的海猿又重返陆地。它们才是人类的真正祖先。
这就是震世骇俗的“海猿说”。

“海猿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但当它们重返陆地后,为了适应陆地生活,也应该丢掉这些只适应于海洋生活而不适应于陆地生活的特征;重返陆地已经几百万年了,为什么这些特征还没有丢失?
  2.对于400万年的化石缺环,“海猿说”也不能作出很好的解释。  3.分子人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人和猿开始分化的时间是距今400万至500万年前。这一点,也不支持“海猿说”。
  于是,有一些科学家另辟蹊径,提出了“海陆双祖先复合说”。即人类可能有两个祖先,一个是古猿,一个是海洋生物。
  他们认为,对这段400万年化石空白的较合理的解释是,古猿与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在400万年前产生了南方古猿。因为重组产生新种所需的时间很短,也许只用了几代或者十几代人的时间,这对于地质年代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过渡阶段的化石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是很难发现的。
  这一假说,既解答了化石空白的原因,也解答了人类为什么具有一些海洋生物特征的原因,至于参与重组的是哪一种海洋生物,却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

楼主是徐州一中的?
建议别在网上抄
抄重了。。就丢人了。。
达尔文得出了上帝是生命起源的结论,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一个不得已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常听说诸如"相信上帝是不科学的"或"科学已经否定了上帝"之类的话,但这些话本身不一定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酌的。正如达尔文一样,我们会思索、探讨最初的起源的问题,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人们往往会不得不以很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就拿宇宙和生命的存在为例,如果不相信上帝的创造,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宇宙万物是永恒的,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没有所谓的创造及起源一说;另一种选择就是宇宙万物是自己来的,也就是说是自己创造了自己。

  我们先分析一下第一种选择,宇宙是永恒的说法,与其说这是一种可靠的理论,还不如说是一个人不愿意相信上帝的借口,因为它是与现有的最新科学证据背道而驰的。现今的科学不但是在研究宇宙的开始,还在探讨宇宙的终结。另外,根据我们的日常观察,宇宙的组成部分,如地球和太阳等等,都是有寿命的,这些有限的东西累加起来,整么又可以成为永恒呢?所以这种说法与我们的理性也是相矛盾的。当然,宇宙是如此的浩大,有许多东西我们并不十分清楚,但至少从我们现有的知识和证据来看,宇宙万物不是永恒的。一个本着科学态度的人,应该承认这一点。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宇宙自己创造了自己的说法。根据我们的日常观察,大凡有功用的东西,小到一双筷子,大到一台超级电脑,都一定有其设计,是被创造的,它们不可能自己创造了自己。我们看到一台机器,尽管我们不一定知道是谁造的,但一定会想到是被造的。如果有人认为它不是被创造的,我们一定会说此人不理性。但一个单细胞就比任何的机器的运作复杂且精密的多,整个宇宙的运行和其上的规律更是不可同光年而语。有谁会相信随便堆起来的字符可以成为经典名著呢?又有谁会相信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会自己做成呢?连这些小事都不可以,我们又凭什么认定宇宙一定没有创造者呢?这是一个符合理性的结论吗?

  在解释万物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接受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接受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该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诸如牛顿、伽利略、麦实维尔、法拉第、爱因斯坦、爱迪生、及达尔文等等,都相信上帝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不相信上帝的自由,但要用科学和理性来作为根据可能是有点说不过去。

这本书似乎也能让我们联想到更多的东西,也许不仅局限于对物种起源的思考。如果我们适当地估量对生活在我们周围许多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深刻无知的,那么,关于物种和变种的起源至今还保持着暧昧不明的状况,就不应该有人觉得奇怪了。谁能解释某一个物种为什么分布范围广而且为数众多,而另一个近缘物种为什么分布范围狭而为数稀少?然而这等关系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现在的繁盛,并且我相信也决定着它们未来的成功和变异。至于世界上无数生物在地史的许多既往地质时代里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的就更少了。虽然许多问题至今暧昧不明,而且在今后很长时期里还会暧昧不明。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所谓同属的物种都是另一个普通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裔,正如任何一个物种的世所公认的变种乃是那个物种的后裔一样,而且,自然选择是变异的最重要的、虽然不是唯一的途径。

相关推荐

  • 物种起源第四章读后感

    《物种起源》一书要想真正读懂、读通、读透,那真要反复读,还要阅读更多的书籍来解释里面的内容。我也只是读了壹遍,里面的好多内容我也是略知一二,甚至是浑水摸鱼,一窍不通。我愿把我浅薄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物种起源》全书分为十五章,前有引言和绪论。十五编的次为:第一,家养状态下的变异;第二,

    心情日记
  • 《物种起源》任选一章读后感

    物种起源读后感 在教会里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最近我尝试着自己去读一读这本书,读完以后有一点点感受,

    心情日记
  • 跪求《物种起源》读后感或者读书报告2000字左右。。。。急急急急。。。。必须原创。。。。多谢各位了

    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有的人还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

    心情日记
  • 求《物种起源》读后感,要原创的,500字左右,高中水平

    很早以前就听人提起过《围城》,最熟悉的语句自然是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 然若失。因此,它是一

    心情日记
  • 达尔文《物种起源》章节读后感(任选一章)300字左右

    《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章节有:绪论,家养状况下的变异,自然状况下的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变异的法则,学说的难点,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种种异议,本能,杂种性质,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续),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复述和结论,后记. 其中,第一部

    心情日记

聚合标签
梅花诗句大全小学 艰字能组什么四字成语 写出表示时间短的词,如“一转眼” 用“尽管···但是”怎么造句? 带春字的诗句有哪些 我喜欢读书的名言 用要不是还造句? 篇开头的成语接龙 描写春天的一段200字左右的一段话 用下列短语造句并翻译 感恩节父母写给孩子一句话 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急用,20字左右就可以,谢... 防溺水六不是什么? 男友的亲人过世,该怎么安慰,该说些什么? 用我以为 造句,看谁的更心酸 说普通话的好处说普通话的好处 排比句 用英文怎么说 赞美劳动者的诗句 感谢友谊的诗句 努力克服困难的四字成语一定是成语 形容多次重复的成语有哪些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 开心果有其他的名字吗? 如可以组什么成语 三字成语大全及解释,3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张靓颖的《感谢》 歌词 结婚礼薄开头怎么写格式啥写? 用心心相印造句 描写一个人智慧的四字词语,四个 珍惜青春的名人名言和直面挫折的名人名言 爱情公寓1第十一集曾小贤在电台里提的问题答案是 外国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有哪些? 李贞贤独一无二歌词 求一个小男孩的名字 要有文化内涵文雅大气 关于承诺的诗句或者优美句子 描写一片都是黑的成语有哪些 用“恨不得……恨不得……”该怎样造句? 如何评价《国产凌凌漆》?这部作品值得一看吗? 有关王俊凯的个性签名 以“遇见”为题作文600字 “拿破仑”说过名言有哪些? 鼓励人加油坚强的经典语句有哪些?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出自神话... 2015元旦的第一天最牛逼的祝福语 “不~不~”式的四字词语? 谁有一些描写山茶花的优美诗句 求有关主动学习的名人事例名言警句 求红色经典诗歌或散文(短点) 丽塔 形容惊讶的四字词 找一个最有个性的网名? 连续用两个关于高尚的四字词语造句 操场爱心义卖的作文500字 酒店开业,急需广告语,急、急、急! 唐代写牡丹的诗 生活中的小插曲作文(671字)_作文大全_百度文库·作文 表示“很期待”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人生短暂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母亲的名言或诗句有哪些? 用“随着”造句 关于“思”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离开的成语有哪些 两个人不在同一个城市!我要该怎么去关心她?怎么去对她好? 用大海描写励志的句子有哪些? 我想叫我的名字有个艺术签名 如何词语搭配“敏锐的什么”? 春节打油诗 有哪些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