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优美散文网 > 伤感美文 > 求舌战群儒原文及翻译

求舌战群儒原文及翻译

作者:优美散文网
日期:2020-07-28 01:20:43
阅读:

三国演义所用的语言不算难,很浅显的文言,慢慢的琢磨体会吧,这样不但能叫你记忆深刻,而且你会感到其乐无穷。
第二部分(第2段到结尾)写诸葛亮舌战群儒。在这次论辩
中,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据此,这次
论辩可以分为七个小场次。
第一场是诸葛亮与张昭的论辩。论辩的焦点是诸葛亮自比管
乐是否“言行相违”。
这场论辩是由张昭挑起的。张昭等人认为孙、刘是无法抵抗
曹操的,诸葛亮此行的目的是要借东吴的力量抵抗曹操,保全自
己。要阻止诸葛亮劝说孙权,办法之一就是找出诸葛亮的破绽,
抓住他的把柄,杀去他的锐气。所以,他首先提出了诸葛亮是否
真的自比管仲、乐毅的问题。管仲是春秋时齐恒公的大臣;曾辅
佐桓公为一代霸主,是历史上杰出的文臣;乐毅是春秋时燕昭王
的武将,曾统帅大军克齐70余城,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自比
管仲、乐毅,也就是说自己文同管仲,武比乐毅,是文武双全的
杰出人才。张昭认为这是诸葛亮自吹自擂,故提出此问,为下面
的攻击张本。诸葛亮答得很爽快,不仅承认了这一说法,而且还
说这只是“小可之比”,口气颇为倨傲,似乎对张昭发问的目的
毫不经意。对此,张昭没有去纠缠,而是把握住论辩的方向,紧
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诸葛亮未能辅佐刘备取得荆襄“是何主
见”?这一问看似寻常,实际上却很尖锐,它与第一问紧密相连,
运用诱问法使诸葛亮的言论和行为之间出现了悖谬,完成了攻击
的准备。诸葛亮早已看破张昭的意图。所以,他先正面解释不取
荆襄是刘备不想取、不忍取——襄阳一带,取之甚易,所以未
取,是不想取,荆州之地则是刘备“躬行仁义”不忍取——从而
表明这与他诸葛亮没有干系,至于为曹操所占,那更与他诸葛亮
无关,全是因为刘琮投降了曹操。然后,又用避而不谈法轻轻撇
开了对方“是何主见”的问题。
然而,张昭并未因诸葛亮看破了他的意图而作罢,而是按他
的既定战术,径直指出诸葛亮“言行相违”,正面展开了进攻。
他先用欲抑先扬法蓄势,尔后用揭悖反驳法通过指出诸葛亮“自
比管乐”的言论和他的行动——“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
能辅孤子而据疆土”(荆州为操所占);“弃新野,走樊城”;“败
当阳,奔夏口”——之间的悖谬之处进行了驳斥。
听了张昭的驳斥,诸葛亮“哑然而笑”,进行了反驳。他先
用反问直诘法予以回击,以大鹏自比,而把对方比作群鸟,从气
势上镇住对方。接着以人患了重病应该如何调理治疗为喻,论证
刘备不能与曹操硬拼的道理,隐笑张昭是庸臣误国,犹庸医杀
人。然后用事例论证法针对张昭援为论据的荆州为操所占;“弃
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
“弃新野,走樊城”有着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管仲,乐毅之用
兵,未必过此”;荆州为操所占,“败当阳,奔夏口”是因为刘备
“大仁大义”而非军事上无能。这就揭示了对方的这三个论据证
明不了其论点,通过反驳对方的论证来粉碎了对方的进攻。,尔
后,又援引韩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的史实证明“寡不敌
众,胜负乃其常事”,名将用兵也不是百战百胜的道理,以韩信
自比,从另一个角度为自己开脱辩护。最后,话锋一转,指出韩
信虽然不是每战必胜,但在“国家大计,社稷安危”上,是有主
见的。“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
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将矛头直刺张昭等一班
主降派,使对方无法招架,取得了第一场论辩的胜利。
第二场是诸葛亮和虞翻的论辩。争论的焦点是:说刘备方面
不惧曹军是否“大言欺人”。
虞翻首先问诸葛亮对曹军浩大声势的看法。诸葛亮表示曹军
乃“蚁聚之兵”,“乌合之众”,“不足惧也”。虞翻听了冷笑着用
揭悖法点出了诸葛亮言论和行为相悖谬,指斥诸葛亮是“大言欺
人”。于是,诸葛亮进行了回击。他先用反问直诘法抵住了对方
的话锋(这个反问实际上是以“寡不敌众”的公理作论据证明刘
备兵败当阳不足为奇,更与“惧”不相干)。然后表示退守夏口
是在等待时机,而不是所谓“计穷” (即退守夏口与“惧”无
关),这就通过反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了对方,说明自己并非
“大言欺人\"。最后,用事例论证法,以对方的行为作反衬,证明
刘备“真不惧曹”,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自己不是在“大言欺人”,
取得了第二场论辩的胜利。
第三场是诸葛亮与步骘的论辩。步骘首先问难。他是想用张
仪、苏秦来贬低诸葛亮,说诸葛亮游说东吴就像只会夸夸其谈的
苏秦、张仪一样。诸葛亮妙在避开自己不谈,而采用间接回答的
方法,以敌制敌,抓住步骘对张仪、苏秦的评价大做文章。他先
用事例论证法证明“苏秦、张仪亦豪杰也”,然后又拿步骘等人
听到曹操的威胁恫吓就准备投降的事实来与张仪、苏秦对比,指
出步骘根本没有嘲笑苏秦、张仪的资格。因为步骘是通过贬低苏
秦、张仪来贬低诸葛亮的,所以,诸葛亮为苏秦、张仪正名,实
际上也就为自己正了名,说步骘没资格笑苏张,就正是说步骘没
资格笑他诸葛亮。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第四场是诸葛亮与薛综的论辩。薛综先问诸葛亮对曹操的看
法。诸葛亮直截了当地指出,曹操乃汉贼。薛综立刻反驳说,汉
朝“天数将终”,曹操将取得天下是“天数”使然,刘备与之争
斗乃是“不识天时”。对此,诸葛亮抓住对方立论不符合封建道
统观念的要害,给予迎头痛击。他先厉声棒喝,呵斥对方“无父
无君”,亮出自己的观点,继而进行论证。用公理论证法证明对
方理应诛戮不臣之人,再用事例论证法证明“曹操乃汉贼”(即
曹操是不臣之人),这就得出了一个暗含的结论:对方理应诛戮
曹操,可是现实却是对方“以天数归之”。这样,对方的立论与
封建道统观念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证明对方真的是“无父
无君”,使之狼狈不堪。
第五场是诸葛亮与陆绩的论辩。陆绩的观点是刘备无法与曹
操抗衡。理由是:曹操出身名门,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出
身低微,“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
之夫耳”。诸葛亮对此分三步进行了驳斥。第一步用反问句点出
陆绩幼年时“座间怀桔”的故事,意在回敬陆绩对刘备早年“织
席贩屦”的讥讽。第二步用釜底抽薪法通过否定对方的论据来反
驳对方的观点。先用事例论证法证明曹操名为“曹相国之后”,
实为“曹氏之贼子”,再用揭悖法指出“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
裔,却无可查考”的说法与“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
赐爵”的事实相悖谬,驳斥了刘备出身低微的说法。这样,构成
对方论据的两个要件就被否定了,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三步用汉高祖与刘备类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刘
备织席贩屦也就不见得无法与曹操抗衡,通过反驳对方的论证而
完全驳倒了对方。
第六场是诸葛亮和严峻的论辩。严峻问诸葛亮“治何经典”,
意思是要兴邦立事就要治经典,诸葛亮不治经典就没有资格在此
谈论抗曹、降曹的军国大事。诸葛亮听出这层意思,运用揭悖
法,通过指出严峻的言论与古代豪杰匡扶宇宙却未曾治何经典的
客观实际之间存有的悖谬进行了驳斥。
第七场是诸葛亮和程德枢的论辩。程德枢以“儒”自居,指
责诸葛亮“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程德
枢指责诸葛亮“未必真有实学”,也就是说他这样的“儒”是有
“实学\"的。于是,诸葛亮抓住“儒”字,用追加前提的办法将
之分成“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而分别阐释,着重讥刺“小
人之儒”的所谓“实学”不过是“雕虫”、“翰墨”之技,又举出
杨雄的例子予以证明。因为程德枢是以“儒”自居来嘲讽诸葛亮
的,所以,诸葛亮说的是“小人之儒”,讥刺的就正是程德枢。
一顿痛斥,说得程德枢张口结舌。

译文:

鲁肃回报孙权,孙权安排第二天召集文武于帐下,请卧龙先生来,升堂议事。  第二天,鲁肃到驿馆接孔明同往孙权大帐中。孔明只见张昭、顾雍等一班二十多位文武官员,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一一见礼,之后在客位上落坐。

张昭等人看到诸葛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他一定是来游说的。张昭便率先开口试问孔明道:“我张昭乃是江东的小人物,早就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这样的事吗?”  孔明回答道:“这只不过是亮平生的一个小可之比。”  

张昭道:“新近听说刘备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因而欲想席卷荆襄。如今荆襄却一下归属了曹操,不知你们是何用意啊?”孔明暗想: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

于是答道:“在我看来,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备谦卑仁义,不忍去夺同宗兄弟的基业,因此将荆州推让掉了。刘琮是个小孩子,听任佞言,私自投降,致使曹操很猖獗。如今我主屯兵江夏,是另有良图,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所能理解的。”

原文: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出处:出自元末明初洪武年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由此孔明与江东群儒展开了一场辩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诸葛亮来到吴国,迎接他的是他大哥诸葛亮的很(又名诸葛谨)。诸葛谨道:“你先去见我们皇帝吧!”便带诸葛亮前往皇宫。
  其时正值下午三点,所有官员此时都聚在宫外准备上班,诸葛谨道:“你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下。”诸葛亮道:“请!”诸葛谨便进去了。旁边一个长胡子老先生突然开口道:“你就是新大使诸葛亮?” 诸葛亮道:“你哪位?”那人道:“我叫张昭,本年度东吴国际辩论 会最佳辩手。”诸葛亮讶道:“你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参加那种小儿科?简直丢尽了老一辈辩手的面子!那参赛的都是些未成年的高中生,还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外国初中生,连国语都讲不好,你跟那些人辩论,还好意思拿奖?真是想不到!你算是白活了!趁早退休回家学打麻将去!”张昭年纪老迈地位极高,几时有人敢这么骂他?一下子心脏病发,晕倒在地。旁边立刻有人喊道:“快去打电话找大夫!”一群人
  便四散而去找电话。诸葛亮掏出一个手机叹道:“这么多达官贵人,连个手机也没有。
  真是丢尽东吴的脸面。”然后打了个电话,一辆救护车立即赶到,拖走了张昭。
  这时一个声音叫道:“听说诸葛亮放了两把火烧了刘备的家当,是不是啊?”诸葛亮道:“哪位讲话?麻烦下次有人讲话时报个名字!” 那人道:“我叫虞翻!”诸葛亮一看那虞翻,长发飘飘,头顶正中却秃了一块,不禁笑道:“首先,我觉得你的发型和你的脸型和身型非常不相配;其次,你叫什么名字?鱼翻?鱼一翻不就是死鱼?你怎么
  叫这么个名字?再次,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懂不懂?我一把火烧博望,帮当地除了草;二把火烧新野,新野现在是全国闻名的富豪乡镇。我的火怎么啦?”虞翻无话可说。这时又一人叫道:“诸葛亮,我叫陆绩!”诸葛亮道:“没文化!没文化!东吴怎么有这么没知识没文化的人?我又没问你叫什么,你说你叫可林吨也不关我事。你自
  报姓名也就罢了,还要加上我的名字,简直是有辱我的大名!”陆绩道:“不是你说说话先报姓名吗?”诸葛亮道:“我说让你说话先叫两声‘耶稣我爱你’呢?算了,有问题就问吧!”陆绩道:“天王盖地虎!”诸葛亮一愣,道:“啊?——宝塔镇河妖!”陆绩道:“留得青山在!”诸葛亮道:“不怕没柴烧!”陆绩道:“高人!”诸葛亮道:“矮子!”陆绩道:“佩服!”诸葛亮道:“过奖!我也有几个对子,请你对一下……弓长张,立早章,弓长张不是立早章!”陆绩想了片刻想不到,摇头道:“下一个。”诸葛亮道:“朱阁孔明朱阁亮!”陆绩摇头道:“下……”话未说完,诸葛亮打断道:“下一个是吧?没了!就两个!答不出来吧?回家去想吧!丢人现眼!”陆绩无言可对,连忙退到一旁躲着。
  这时又冒出一个声音:“请问……我可以说话吗?”诸葛亮赞道:“有礼貌!怎么称呼?”那人道:“我叫严酸。我想问一下,是白天亮还是夜晚亮?”诸葛亮惊道:“东吴竟有这等谋士?提出这样复杂的问题?这该交中科院来答。”严酸笑道:“孔明不过如此!”诸葛亮道:“非也非也!其实这个问题我很早就研究过了。答案是夜晚亮。为什么呢?因为白天我们需要太阳来照亮,但是夜晚没有太阳我们一样看得见!由此可见,晚上比白天亮!”严酸道:“果然不同凡响!佩服!”这时黄盖冲出大殿来到人群道:“诸葛亮,皇上叫你!”诸葛亮道:“就去!”便朝众人道:“告辞了,各位!慢慢聊!”诸葛亮跟黄盖进了大殿,孙权迎过来道:“久仰久仰!”诸葛亮道:“彼此彼此!我来呢,是想和你商量一下抗曹大事。曹操这几天特嚣张,给你寄战书没?”孙权道:“有啊!他说让我把吴国并入魏国,成为魏国十二堂之一!”诸葛亮道:“所以我们要联合起来干掉他!”孙权道:“我们该怎么办呢?”诸葛亮道:“我听说东吴有个周瑜是不
  是?”旁边过来一人道:“就是我!”诸葛亮打量了一番道:“果然不凡!请问你的发型在什么地方做的?介绍给我!”周瑜冷冷的说道:“我是负责抗曹援刘的。有事CALL我。先走了。”便离开了大殿。诸葛亮道:“这么酷?”孙权道:“所有事你和他商议,我就不
  管了!”诸葛亮连忙出门,追上周瑜道:“帅哥!别光顾着摆酷,你们老大要我找你啊!”

原文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

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

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

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

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

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

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诚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

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畯也。

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同坐上张温、骆统二人,又欲问难。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言曰:“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兵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众视其人,乃零陵人,姓黄,名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

当时黄盖谓孔明曰:“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孔明曰:“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不答耳。”于是 黄盖与鲁肃引孔明入。至中门,正遇诸葛瑾,孔明施礼。

瑾曰:“贤弟既到江东, 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 私。望兄见谅。”瑾曰:“贤弟见过吴侯,却来叙话。”说罢自去。

鲁肃曰:“适间所嘱,不可有误。”孔明点头应诺。引至堂上,孙权降阶而 迎,优礼相待。施礼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 看他讲话。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

孔明暗思: “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献茶已毕,孙 权曰:“多闻鲁子敬谈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见,敢求教益。”孔明曰:“不才无 学,有辱明问。”权曰:“足下近在新野,佐刘豫州与曹操决战,必深知彼军虚 实。”

孔明曰:“刘豫州兵微将寡,更兼新野城小无粮,安能与曹操相持。”权 曰:“曹兵共有多少?”孔明曰:“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权曰:“莫非 诈乎?”

孔明曰:“非诈也。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又得五 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军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不下一 百五十万。亮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 明;孔明只做不见。

权曰:“曹操部下战将,还有多少?”孔明曰:“足智多谋 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权曰:“今曹操平了荆、楚,复有远图 乎?”孔明曰:“即今沿江下寨,准备战船,不欲图江东,待取何地?”权曰: “若彼有吞并之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一决。”

孔明曰:“亮有一言,但恐 将军不肯听从。”权曰:“愿闻高论。”孔明曰:“向者宇内大乱,故将军起江 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 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 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未及答。

孔明又曰:“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 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操?” 孔明曰:“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 

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皆哂笑而散, 鲁肃责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 藐视吾主甚矣。”孔明仰面笑曰:“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彼不 问我,我故不言。”

肃曰:“果有良策,肃当请主公求教。”孔明曰:“吾视曹 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肃闻言,便入后堂见孙 权。权怒气未息,顾谓肃曰:“孔明欺吾太甚!”

肃曰:“臣亦以此责孔明,孔 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主公何不求之?”权回嗔作喜 曰:“原来孔明有良谋,故以言词激我。我一时浅见,几误大事。”便同鲁肃重 复出堂,再请孔明叙话。

权见孔明,谢曰:“适来冒渎威严,幸勿见罪。”孔明 亦谢曰:“亮言语冒犯,望乞恕罪。”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

数巡之后,权曰:“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 耳。今数雄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与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孔明曰:“豫州虽 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 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 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 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

译文

鲁肃回报孙权,孙权安排第二天召集文武于帐下,请卧龙先生来,升堂议事。  第二天,鲁肃到驿馆接孔明同往孙权大帐中。孔明只见张昭、顾雍等一班二十多位文武官员,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一一见礼,之后在客位上落坐。

张昭等人看到诸葛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他一定是来游说的。张昭便率先开口试问孔明道:“我张昭乃是江东的小人物,早就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这样的事吗?”  孔明回答道:“这只不过是亮平生的一个小可之比。” 

张昭道:“新近听说刘备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因而欲想席卷荆襄。如今荆襄却一下归属了曹操,不知你们是何用意啊?”孔明暗想: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

于是答道:“在我看来,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备谦卑仁义,不忍去夺同宗兄弟的基业,因此将荆州推让掉了。刘琮是个小孩子,听任佞言,私自投降,致使曹操很猖獗。如今我主屯兵江夏,是另有良图,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所能理解的。”

张昭道:“如果是这样,先生可就自相矛盾了。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拿下齐国七十多个城池。这两个人,可都是济世之才啊!而先生只会在草庐之中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如今既然事从刘备,就该为百姓牟利益,除害灭贼。然而刘备在未得先生之时,尚能够纵横天下,割据城地;如今得了先生,人们更加仰望,就连三岁的幼童都说刘备是如虎添翼,不久汉室兴旺,曹操可灭了。朝野上下无不拭目以待,对先生抱着极大希望。

可为何自从先生跟了刘备,曹兵一来,你们就丢盔卸甲,望风而窜,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如此辜负了刘表遗愿,令天下百姓大失所望。那刘豫州自从有了先生,为何反倒不如当初了呢?管仲、乐毅难道就是这样的吗?——我的话愚鲁直率,请先生不要见怪!”  

孔明听罢,无声地笑了笑,说道:“大鹏展翅飞万里,它的志向难道是那些小燕雀能认识的吗?比如一个人得了多年的痼疾,应当先给他喝点稀粥,同药一起服下。等到他肺腹调和、形体慢慢养得安稳些了,再用肉食补养,加上效力强的药治疗,这样病根才能除尽,人得以全面康复。

如果不等病人气脉缓和,就给他吃烈药和味道厚重的食物,想要求得平安,实在就难了。我主刘备,以前兵败于汝南,寄靠在刘表门下,兵不到一千,将只关、张、赵云,正像是到了病重危急的时刻。

新野小县地僻人稀粮又少,他不过是暂时借以安身,怎可能长久坐守在那里呢?但就是在这样的处境条件下,却能够火烧博望,水淹曹军,令夏侯惇等心惊胆寒。依我看来,就是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

至于刘琮投降曹操,豫州当时根本不知,且又不忍心乘乱夺取同宗之业;当阳之败,豫州不忍丢下百姓,几十万人扶老携幼相随渡江,每日与民一同颠簸十余里路而放弃去取江陵,真是大仁大义啊!寡不敌众,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昔日汉高祖刘邦多次败给项羽,然而垓下一战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难道不是因为韩信为他出了良谋吗?可韩信扶佐刘邦那么久,也没得几次胜利啊。

因此说,国家大事,天下安危,要靠谋划。那些夸夸其谈、善于巧辩之徒,靠虚荣之气压人;尽管能够坐着议论、站着高谈,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应付各种形势变化,却什么都不行了。 ——这才真正是叫天下耻笑的呀!”孔明一番话,说得张昭没有一句可以对答。

这时座中一人忽然高声问道:“如今曹公屯兵百万,列将千名,虎视眈眈要踏平、吞食江夏,先生认为该怎么办呢?”  孔明望去,乃是虞翻。孔明道:“曹操收并了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然百万之军,也没什么可怕。”

虞翻一听冷笑道:“你们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还说‘不怕’, 这可真是大言不惭啊!”  孔明道:“刘备不是只靠几千仁义之师,就能抵抗百万残暴之众的吗?退守夏口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

而如今,你们江东兵精粮足,且凭借有长江之天险,有的人却还想要主公孙权屈膝投降曹贼,而竟不顾天下人的耻笑。——从这一点来看,刘备难道是怕曹操的吗?”虞翻被说得哑口无言了。座中又一人发问道:“孔明先生难道想效法张仪和苏秦来游说我们东吴吗?”

孔明一看,是步骘,回敬道:“步子山先生以为张仪、苏秦是辩士,却大概还不知道他二人也是豪杰吧;苏秦佩挂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都是匡扶国家的谋士,可不是那些畏强欺弱、怕刀怕枪的人所能比的。

君等只听曹操虚发的假诈之词,就吓得想去投降,还竟好意思在这里笑话苏秦和张仪吗?”步骘也被问得说不出话了。忽然,又有人问道:“孔明认为曹操是个什么人呢?”  孔明看那人, 乃是薛综,答道:“ 曹操乃是汉贼,这还用问吗?”

薛综道:“先生说得不对。汉朝历代至今,天数眼看就要完了。如今曹公拥有三分之二天下,人都归心与他。刘备不识天时,强要与之分争,正是好比以卵击石,怎能不败呢?”

孔明这时厉声说道:“薛敬文怎么能出此没有君臣父子、没有高低伦理之言呢?人生在天地之间,应以忠孝作为立身之本。薛公既然是汉臣,却有不臣之心,应当打消这些思想,才是为臣的正道。曹操的祖宗食汉禄,却不思报孝汉室,反怀有篡权叛逆之心,让天下人憎忿,薛公却说天数归之曹操,真是无父无君、没有纲常的人呀!我没有必要同你讲话,请不必多言了!”薛综满面羞惭,无话对答。

座上又有一人应声问道:“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毕竟也是相国曹参的后代。刘备虽自说是所谓中山靖王的苗裔,却没有考证,人们亲眼所见的,他只不过是一个编草席卖草鞋的俗夫罢了,有什么资格来和曹操抗衡呢!”

孔明看去,原来是陆绩。孔明笑起来,道:“曹操既然是曹相国的后代,就更证明他世代都为汉臣,而如今他却手握王权,肆意横行,欺君妄上,不仅是目无君主,而且是蔑视祖宗,不仅是汉室之乱臣,而且是曹氏之贼子。

刘备是堂堂正正的汉室之胄,当今皇帝依据世宗祖谱赐与他官爵,你凭什么说‘无可查考’呢?况且高祖就是从区区亭长开始建业起身的,织席卖鞋又有什么可以为耻辱的呢?我看你真是小儿之见,怎能和高士一起理论!”陆绩不禁闭口塞舌。

席中又一人说道:“孔明所言,都是强词夺理,全不是正经之谈,不必再说了。只请问孔明著有什么经典之论吗?”

孔明看他,是严峻,说道:“寻章摘句,是世上那些迂腐儒士的所为,哪能够依此兴国立事。古时候躬耕的莘伊尹,垂钓于渭水的姜子牙,还有张良、邓禹等名士高人都没见他们有什么经典论著。——难道说你整天就光只是效仿那些酸腐的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吗?”严峻垂头丧气地无以作答。

忽然一个人大声说道:“诸葛公好说大话,未必有真才实学,恐怕到时恰恰要被文人学者所笑呢。”

孔明看那人,乃是程德枢,便回答道:“文人学者有君子与小人之分。作为君子的文人,忠君爱国,坚守正义,憎恶邪佞,尽力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名传于后世。而作为小人的学者,只钻营雕虫小技,用心于文墨,年轻时作赋,人老了把经都念完。

笔下即便有千言,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就像杨雄那样,虽然以文章著称于世,却屈身于草莽强盗之手, 走投无路最后跳楼而死。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之儒。即使他每天吟诗作赋上万言, 可又有什么用呢!”程德枢也不能应对了。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全都已惊慌失色。此时座中还有人想要问难孔明,忽然有个人从外面走进来,厉声说道:“孔明乃是当世奇才,诸位以唇舌相难,可不是敬客之礼。

曹操大军压境,你们不商讨退兵之策,光在这里斗嘴!”众人一看,是督粮官黄盖黄公覆。黄盖对孔明道:“先生何不将金石之论对我主说去?”孔明道:“诸君不识时务,互相问难,容不得我不答。”

于是黄盖和鲁肃带孔明进入中门,正巧遇到诸葛瑾,孔明给他兄长施礼。诸葛瑾说:“贤弟既然已来到江东,为何不来见我呢?”孔明说:“弟已辅佐刘备,理当先公后私。公事没办完,不敢旁及私事。请哥哥见谅。”诸葛瑾道:“ 贤弟拜见过吴侯, 就到我那里叙话。”说完便走了。

鲁肃对孔明嘱咐道:“今天见到我家主公,千万别说曹操兵多。”  孔明笑说:“亮自会随机应变。”他们来到大堂之上,孙权下阶而迎,厚礼相侍,请孔明坐,众文武分列两旁,鲁肃站在孔明边上。

孔明见孙权碧眼紫发,仪表堂堂,暗想,此人相貌不一般, 只能用话激他,不能光讲道理。于是, 等孙权问起曹操现有多少兵马时,孔明说有一百多万。

孙权道:“怕不是在诈我们吧?”孔明便将曹操原有的兵力,加上从袁绍、中原和荆州那里新增的兵力算在一起,不下一百五十多万。他方才说一百万,是怕吓着江东之士;且曹操手下战将谋士都不下一二千。鲁肃在旁一听,惊慌失色,连忙向孔明使眼色不让他再说了,孔明却只装作没有看见。这时孙权又问:“曹操平了荆楚之地,还有其他图谋吗?”

孔明道:“他如今已沿江边安营扎寨,准备战船,不图你们江东,又是想取哪里呢?”  孙权道:“若他真有吞并之意,请先生替我想想该怎么办。”

孔明道:“亮有一句话,只怕将军不肯听从。如今曹操势力极大,威震海内,即便是英雄,也无用武之地,奈他不可。将军要量力而行,若有能力与曹抗衡,不如趁早消灭他;若没有能力对抗,不如听从众谋士的建议,投降曹操算了。如今,将军嘴上说要降曹,心里又不想降曹,形势危急,却总是拿不定主意,大祸可就要临头了!”

孙权道:“若像先生说的这样,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孔明道:“过去, 像齐国的田横那样的壮士都能坚守大义, 不容屈辱, 何况刘备是汉室宗亲——事之不成乃是天意,怎么能自己就先屈服于他人之下呢!”

孙权听了孔明这番话,不觉脸色顿变,站起身来拂袖而去,众人一见,也都一笑而散了。鲁肃责怪孔明道:“先生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幸亏我们主公宽洪大度,没有当面责怪你,你的话过于藐视他了。”

孔明仰面笑道:“何必这样不能容人呢!我自有破曹之计,他不问我,我怎敢说呢?”鲁肃忙道:“原来先生是有良策的,我这就去请主公来向你求教。”孔明说:“我看曹操的百万大军,不过是一群小蚂蚁罢了,只要我一抬手,它们就都成了粉末。”

鲁肃经这么一说,便立即到后堂去见孙权。孙权一听,转怒为喜,道:“原来他是用话在激我。”于是又出来与孔明互致歉意,讨教良策。

孔明说:“刘备虽新败,但关云长仍带有精兵万人;刘琦在江夏也有万人。曹兵虽多,却是远道而来,征战疲惫,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并且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荆州之民依附于曹操,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而并不是出于本心所愿。将军如果现在能诚心诚意地和刘备结成联盟,破曹之事必成。曹军败了,自然退回北方,那么荆州和东吴的势力也就加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得以成形。成败的关键即在眼下,就看将军怎样决断了。”

扩展资料:

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作者介绍

罗贯中,1330—1400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不可靠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有《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等。

参考资料:

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中故事)-百度百科

相关推荐

  • 求舌战群儒原文及翻译

    三国演义所用的语言不算难,很浅显的文言,慢慢的琢磨体会吧,这样不但能叫你记忆深刻,而且你会感到其乐无穷。第二部分(第2段到结尾)写诸葛亮舌战群儒。在这次论辩 中,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据此,这次 论辩可以分为七个小场次。 第一场是诸葛亮与张昭的论辩。论辩的焦点是诸葛亮自比

    伤感美文

聚合标签
名人名言至少100句 师生之间爱的故事 朝花夕拾摘抄赏析 有关爱国的格言 形容人的手很巧的成语 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关于悲伤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男子的诗词 给几个英文 我爱你的句子 有关于追求真理的名言警句 描写下小雪的句子 《怒放的生命》的前几句歌词能快告诉我吗? 怎么查看QQ空间别人对自己留言的回复 古人的诗词文章中有哪些描写天上的云的优美的句子 各位大神,求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所有台词 班风 描写人外貌的句子有哪些? 犀利的问题 形容工作热情高的词语有哪些? 陈奕迅《你的背包》的歌词 张爱玲的作品里经典语句有哪些? 以香开头的成语 关于我和中考有个约定的作文,600字 关于雨的古诗文名句 形容早晨心情好的词 表示沉着冷静的成语 说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 摘抄800字的美文 含财的成语有哪些 春花秋月的古诗是什么 有什么关于春花,秋月的诗 观后感范文,观后感怎么写,电影观后感 5句好句摘抄赏析 关于春天的好词好句 形容唱歌的四字词 文采好的,帮忙写个短作文要求写一下以往工作的光荣事迹,就是... PPT 最后一页写什么结束语既得体又能瞬间提升格调 你好,我亲戚家搬新房子,要说些什么祝福语言啊,不知道说啊,求... 关于石头的词语有哪些? 新员工欢迎词 形容家的温暖温暖的成语 一些励志的成语和口号 关于蜜蜂的四字词语 蕴含感情的诗句 宫锁珠帘雍正经典台词 我不喜欢说甜言蜜语的话,他生气我不知道说什么 形容优点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拼尽全力推一块大石头往山上走的成语 求一些优美,自由,潇洒,的诗句.o(∩_∩)o 形容社会发展快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开心”的古诗句有哪些? 鼓励小学一年级练字的句子 口号大全8个字 求各种小说中比较让人热血沸腾,比较狂傲的句子 描写目光温柔或环境烘托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沉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表达快乐心情的诗词有哪些? 西游记50个好词注音解释 可以勉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句子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里面的好分别怎么读意思要是什...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十篇名著的读后感,200字就可 描写人物嘴巴的好句子 描写春天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多种多样的词语 带言语两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描写竹子的有什么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