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优美散文网 > 励志美文 > 求以辞旧迎新、祝福祈愿为主题,诗歌、对联、等形式不限,必须为原创。

求以辞旧迎新、祝福祈愿为主题,诗歌、对联、等形式不限,必须为原创。

作者:优美散文网
日期:2021-04-24 19:50:06
阅读:



家家幸福又平安 小牛点点贺新年 横批:牛年多福
辞别奥运年,迎来贺岁年 横批:辞旧迎新

虽然有点烂,当时自己写得,我才六年级
.开展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的通知、习俗、总结默认分类 2010-03-11 17:26:45 阅读8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关于在春节、元宵节期间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目标的实施,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按照省文明委《关于2010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闽文明委[2009]19号)文件和市文明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

  以春节、元宵节等为重点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引导群众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展示梅列特色文化、促进海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街道、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我们的节月”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人们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结合起来,与传播现代文明新风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尊重传统、崇尚科学、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精心策划,提升水平,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1.举办“我们的节日”大型文化活动。区直各有关部门要从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内涵出发,组织举办文艺晚会等大型综合性活动;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举办各种节日大型活动,扩大活动影响面。

  2.开展群众性民俗活动和基层文化活动。各乡(镇)街道要突出思想内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辞旧迎新、幸福平安、家国兴旺的主题,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联欢慰问、迎春灯会、游园等群众性活动。

  3.开展上网过节活动。要认真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中国文明网及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重点商业门户网站开展的“网上拜大年”签名寄语活动,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三、加强领导,密切合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发动群众参与。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使群众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角。要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增强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各级文明单位要积极参与当地开展的各种活动,并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立足基层实际。要按照“三贴近”原则,认真组织好各项工作,做到既形成声势又扎扎实实。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杜绝商业炒作,避免搞劳民伤财、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和形式主义。要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

  3.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把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4.切实加大宣传。各乡(镇)街道、区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网站、宣传简报、宣传栏要做好节日期间大型专题活动的宣传报道和公益广告,特别要办好乡村广播和做好节日文化综合性宣传报道。区文明办和各乡(镇)街道要印发相关宣传材料供社区(村)使用;有条件的要开办“我们的节日”专门网页,提供春节、元宵节等民俗知识、系列图画、电子贺卡、诗词楹联等内容的下载服务,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方式,宣传报道各地过节的新观念、新时尚、新风尚。

  2010年1月29日

  ----------------------------------------------------------------------------------------------------------------------------------------

  春 节 习 俗 (宣传母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除夕守岁: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二、贴春联: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扫尘:“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四、吃年糕:南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南方还有一些地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五、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六、放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七、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八、中国结: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除上述之外,还有除夕守岁、倒贴福字、贴年画、祭灶神、逛庙会等习俗。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元 宵 节 来 历(宣传母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在汉文帝时,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1天,到唐代已为3天,宋代则长达5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10天,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4~5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等。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现今吃元宵通称吃“汤圆”。

  元 宵 节 习 俗

  1.“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2.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3.“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4.观 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5.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送孩儿灯。

  6.古代的中国情人节: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元宵话灯联、元宵赏灯诗、“送花灯”等在我国许多地方还流传。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 宵 节 诗 词

  正月十五夜 上元夜

  (唐) 苏味道 (唐)崔液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元 宵 节 祝 福 语

  1.元宵佳节祝福你,做个元宵送给你!滑滑的,甜甜的,对你的感情粘粘的!

  2.你也圆圆,我也圆圆,事也圆圆,人也圆圆。愿此元宵佳节,大家都能好梦圆圆。

  3.送你一碗汤圆,愿你的爱情甜甜蜜蜜;送你一盏彩灯,盼你的事业顺顺利利;送你一颗真心,祝你的节日快乐洋溢!

  4.所有璀璨的光芒映照你,所有欢乐的声音都是你,所有温馨的祝愿送给你:花好月圆人长久,情意浓浓闹元宵!

  5.祝你元宵节家人团圆,朋友欢聚,情人浪漫,手舞足蹈,动感十足,早晚笑脸,欣慰的表情上演节日的异彩纷呈!

  6.正月里来是新春,十五花灯闹乾坤,汤圆味美香喷喷,祝你佳节福满身,好运和你不离分,万事如意永开心!

  7.你是馅我是面,不如做个大元宵;你是灯我是纸,不如做个大灯笼;你情我愿庆佳节!欢欢喜喜闹花灯!

  8.月到十五分外圆,把你疼爱把你怜,常常把你挂心间,今夜的汤圆甚是黏,我们何时能团圆。

  9.盏盏花灯报元夜,岁岁瑞雪兆丰年,玉烛长调千户乐,花灯遍照万家春,祝我亲爱的朋友,元宵节快乐!

  10.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语,千家把酒赏花灯。

  2010年2月9日

  ---------------------------------------------------------------------------------------------------------------------------------------

  共传春节民俗 同享虎年温馨

  - ----梅列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

  春节,既是万家团圆的节日,又是浓浓亲情的盛宴;既有丰收美满的喜悦,又有千年文化的积淀。今年春节,梅列区以“温馨春节,缤纷快乐”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到处呈现出欢乐祥和的节庆新气象。

  真情温暖梅列 祝福传送万家

  帮扶济困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为让有困难的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梅列区开展了“心系群众,情暖梅列”春节慰问活动。2月11日,由梅列区政协副主席黄忠灶陪同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铮,市委宣传部副主任、文明办主任杨华泰等领导一行,深入到荣获2009年度“中国好人”榜的谢黎芳、魏红霞家中走访慰问。仔细询问了她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她们无私奉献社会的行为表示敬佩和感谢,并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信。这两位“中国好人”也表示,不辜负组织的期望,继续奉献爱心,回报社会。2月10日上午,梅列区委书记罗雄、区长张丽娟等领导深入到梅列区法院、梅列区检察院、梅列公安分局、三钢公安分局等单位慰问公安干警,向辛勤战斗在一线的政法干警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并送上慰问金。节前,梅列辖区各级文明单位、乡(镇)街道的领导分别深入到社区(村)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离退休干部、敬老院、下岗失业特困家庭家中走访慰问,给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深情厚意。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慰问了困难户900多人次,送上慰问金20多万元和慰问品。2月7日,梅列区还以“心手相连,情暖万家”为主题,在区政府大院四楼大会议室举行慈善捐赠仪式。三明众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易达(三明)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共向梅列区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1330万元,为梅列区扶贫济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传承春节民俗 同享节日快乐

  春节元宵喜相连,万家同乐庆团圆。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梅列区春节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爱国爱家热情。

  梅列区直机关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喜度春节庆元宵活动。2月20日上午,梅列区委书记罗雄主持了“梅列区委、区人民政府2010年新春团拜会”,梅列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丽娟在会上致辞,区四套班子领导及离退休老干部和区直机关全体干部职工500多人参加了团拜会。团拜会上,由梅列区直机关干部自编自演女声小组唱《我和我的祖国》、歌舞《精忠报国》、时装表演《巾帼风采》、卡拉OK大家唱《官兵友爱歌》、舞蹈《美丽家园》等精彩节目,迎来阵阵掌声,深受欢迎。梅列区直机关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开展欢歌喜庆送祝福活动。梅列区文体局在三明广场举办了迎春群众文艺演出,梅列区林业局开展了“闹元宵、促和谐”主题游园活动,梅列区妇联举办了妇女联欢会等,全区上下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新气象。

  梅列区乡、镇开展了乡土特色的喜度春节庆元宵活动。2月14日,陈大镇大源村举办了第12届花灯节活动。村民们有的举着、有的提着、有的担着花灯,在炮声中、鼓乐声中,一字长龙围绕着村庄前后进行巡游,每游到一家,鞭炮四起,地上的彩灯、花灯,空中的焰火、许愿灯,天上的明月,全村大人小孩的笑脸及来自三明市、梅列区观灯人群的欢庆声,组成了美丽的立体彩色画卷祈福生活更加美好。梅列区、陈大镇主要领导、高源开发区的企业主亲临花灯节现场,与广大群众一同品汤圆、赏花灯,共度佳节。瑞云社区组织了辖区单位七五五处、工模具厂、采育场等300余人参加了庆元宵游园活动。有攻炮楼、猜谜、蒙眼插花等活动项目,深受辖区居民的热烈响应,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玩得都很尽兴。砂蕉村的传统庙会,棕南村自编自导的文艺演出,碧溪村的农家乐田间板凳龙,让前来观赏的村(居)民感受到陈大多彩的民间文化。梅列区洋溪乡的新街、孝坑、下坑等村组织村民开展“春节游园活动”,设有套圈、拔河、猜灯谜等项目,使村民置身于浓浓的春节氛围中。

  梅列区各街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喜度春节庆元宵活动。2月28日上午,梅列区列东街道东安社区召集社区党员、社区老协组织、社区居民等260多人,组成腰鼓队、彩旗队、秧歌队等6支方阵。他们举着庆元宵、计生、治安、和谐社区建设等内容的宣传横幅,高呼“东安东安,和谐平安”的口号。形成一条300多米载歌载舞的长龙,从东安社区广场出发,经区党校、新禾路、列东街、市农行等,在社区大街小巷中游舞,一路上彩旗飘飘,歌声飞扬,历时1个多小时,受到沿街居民群众欢迎。一路社区居委会在三明市青少年宫艺术幼儿园举办了迎新春“唱红歌、展厨艺”联欢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有一路社区挂点领导、共建理事成员及辖区居民等100 多人。大家共唱革命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走在大路上》,并品尝由社区居民自选烹饪70多道美味菜品,大家相互交流,增进邻里感情,促进邻里和谐,共创魅力社区。三路社区与阳光城小区业主,共同组织举办了“2010年庆元宵游园”活动。梅列区列西街道的青山、群英、小蕉社区组织开展了门球赛、元霄游园活动,翁墩社区登山游乐活动。徐碧街道的碧湖社区举办元宵节社区广场舞比赛,共6组62人参加,评出了一、二、三等奖,社区居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新天新地的风格,纵横坐快。

充分,风流一代。

爬上阳春??三月,唱,唱遍世界。

这辈子注定没有失败,在外面九霄和骄傲。

安顿下来,忘旧的人。

像当年的雄风不减:求民安保证国泰航空。

相关推荐

  • 求以辞旧迎新、祝福祈愿为主题,诗歌、对联、等形式不限,必须为原创。

    家家幸福又平安 小牛点点贺新年 横批:牛年多福辞别奥运年,迎来贺岁年 横批:辞旧迎新虽然有点烂,当时自己写得,我才六年级.开展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的通知、习俗、总结默认分类 2010-03-11 17:26:45 阅读8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关于在春节、元宵节期间  开展“我们

    励志美文
  • 辞旧迎新过大年对联的下一句是什么

    辞旧迎新日,万象更新时辞旧迎新日,硕果丰收时辞旧迎新日,纳祥接福天辞旧迎新日,足食丰衣年辞旧迎新日,招财进宝时辞旧迎新日,燕舞莺歌春扩展资料迎新春风俗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家家都做饺子等食品,寓意来年幸福。鄂伦春族--除夕,

    励志美文

聚合标签
关于节约水资源的小诗有哪些? 利拉德2016阿迪达斯广告词 10篇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形容时间过快的诗句 10首描写秋天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诗句 汪国真《热爱生命》 开心宝贝的角色介绍是什么? 谁有幽默搞笑的笑话?(一定要让人真心的笑,最好是捧腹大笑拜... 儿子比爸爸强的成语 有关满足的句子 描写“生态环境好”的词语有哪些? 关于说和做的成语有哪些 叠词大全abb阳什么 我中考的目标 作文 “典雅大方”怎么造句?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是垂字最后一个字是耳的成语 陈奕迅的 全世界失眠 的歌词啥意思? 什么翻滚的成语? 有关高考作文的名人名言的积累问题 3月走了迎接4月的句子 帮我写一篇关于社会生活的作文600字 人的哲学定义是什么? 几句感谢老师的话 关于雪的诗有那几首,小学三年级的 求江南的龙族中的经典语句 要全一点的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 形容任性的句子 把书籍比喻成什么的名人名言? 设计一句自己的人生格言或座右铭 张韶涵有一首歌 歌词是,我要去看得最远的地方,和你手舞足蹈聊... 描写春天的景色写一段话怎么写 把顺序列出给我 篮球哪种牌子好 形容人的活动的成语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孟佩杰”观后感600字 急急... 牛顿、高尔基 、爱迪生、列宁、爱因斯坦 的名言 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无坚不摧、坚如磐石、坚贞不移、坚持不懈、... 《次北固山下》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有关动物的成语(50个) 团队口号霸气的押韵的后面加上加油 形容女人美的全部成语 中年男女网友 名人名言,跟民族文化有关,好像是高中政治里面的 求五句英文的生日祝福语,带翻译 请你为学校食堂设计一条标语 形容完美女人的七字诗句有哪些? 形容领导的诗句有哪些? 写出两句有关爱国的名言 描写人物动作的作文300字 佛经中经典爱情名言有哪些? 用于文章中的 形容激动的心情的成语 读诵佛经可以默诵吗? 有关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句 给女生的表白生日祝福语 千钧一发 名侦探柯南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与说过的经典语言,麻烦归纳一下... 我是一名即将退伍的军人 想给连队和就对军人说一句名言的赠言 ...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猜一生肖 天外x来 成语 形容很多人喜欢的成语 关于成长的古诗 用无垠 征兆 猝不及防造句 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名言警句是什么? 搞笑生日祝福短信 异想天开造句 船只,戏曲,数字开头,等地方俗语~急呀~ 如何做一个积极而又快乐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