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优美散文网 > 励志美文 > 17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17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作者:优美散文网
日期:2020-10-12 14:10:03
阅读: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的来历: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具史料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

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对联,是我国一种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历史悠久,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
对联的文体渊源。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的起源时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的发展高峰。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的影响。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相关推荐

  • 17对联的来源与发展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

    励志美文
  • 对联的起源是什么

    这是一篇论文,有关的解释如下: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一)对联概述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实用文体。与诗的单位叫“首”,

    励志美文

聚合标签
什么惊什么跳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长时间积累”的成语有哪些? 实习报告的开头结语怎么写? 这是什么电影的一句话 积极向上的男生网名 古代有名诗句的诗意含义出处 以“都是__惹的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爱的教育读后感 形容好茶的句子有哪些? 给我十首关于勉励人上进的古诗 优秀作文开头结尾摘抄及赏析十条 关于春天的对联有哪些 个性签名要写什么好? 古诗词中最具霸气和豪放的诗句是哪一句 成语故事大全叶公好龙 端午节到了送给小朋友的祝福语咋说 形容很难做到的成语 婚礼红包贺词 一一一一一 表示重要性不用多说的成语有哪些? 变成……变成……造句子 与梦筑青山押韵的四个字,与青年有关 有那些比较值得珍藏的句子??写在笔记本上的? 雄伟的意思是什么? 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最好有百度网盘链接谢谢! 请您帮我写一篇关于绿色出行的童谣,多谢! 敏捷的意思是什么 姐姐结婚、做弟弟的应该说什么样的祝福话? 目无全牛打一数字 描写灯光和夜晚的成语不少于3个 懒惰的坏习惯劝慰名言 元旦的笑话句子 形容女孩说话声音很好听的句子 读书使人优美,文/毕淑敏读了的感受 蒋干盗书的歇后语打一生肖 《山楂树之恋》是在哪里拍摄的? 用漫天要价和无地自容造句 含有“人”的四字成语 伤心又励志的句子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不会写作文,怎么办 ? 常用成语300个 激励人好好学习的话有哪些?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最好是词) 要全的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 求一段深情告白的话 形容害怕的四字成语 描写”美男子“的古诗名句有哪些? 求20篇名家短篇散文题目 关于“春天”的优美句子 反应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现代人 例 钱学森 用确乎、涔涔、潸潸、徘徊、游丝这些词语怎么造句我不知道 关于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疯狂猜成语 四个行车标志打一成语 有什么诗表达同学之间的友谊或祝福? 迪斯尼的挫折、灵感和成功,使你联想到哪些人物的事例和名言名句... 有关感恩父母的100字左右(一定要自己写的)!!!! 初三学生宣誓词 10个与科学严谨有关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班级口号集锦 该说什么祝福语? 关于“一分钟”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物流大学生涯规划书(1500字左右) 形容孤独的有那些词语? 动漫经典名言,多点的 学校厕所标语 关于知识的格言有哪些 用百依百顺造句? 开心快乐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