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优美散文网 > 励志美文 > 关于出师表和陈情表的经典名言

关于出师表和陈情表的经典名言

作者:优美散文网
日期:2020-07-22 16:22:12
阅读: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裨补阙漏
作奸犯科
计日而待
苟全性命
攘除雅言
咨诹善道
察纳奸凶
斟酌损益
感激涕零
不知所云

三顾茅庐:《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文天祥的“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身高约合现今1.84米。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一说河南南阳卧龙岗;一说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即《草庐对》)。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或云后篇系后人托诸葛之名伪作)、《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 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草庐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6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郃。
蜀建兴11年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诫子书》中的名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诸葛亮集·称姚仙教》)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觑神佛如蝼蚁 寄厚味于淡泊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三篇感人的文章被称为"三哭",一是《出师表》,二是《陈情表》,三是《祭十二郎文》。

  有这样一句话: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西晋李密《陈情表》
  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
  我喜欢李密的《陈情表》: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这种朴素、深沉、知恩图报的情感,放射出恒久而温情的人性美。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父母即使有一天不在了,他们还会长久地占据在儿女的记忆里。但这种同在更多的是睹物思人的追念和寻无觅处的黯然神伤:还有谁会呼唤你的乳名,牵挂你的冷暖,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人间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值得我们回味、留恋,让我们懂得感恩……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望采纳。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千古名言: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

  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陈情表》       作者:李密

千古名言:

  1.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2.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相关推荐

  • 关于出师表和陈情表的经典名言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

    励志美文

聚合标签
怎么给女生说些好听的话,该说些什么 学校宣传标语,校门,还有楼道的 求关于草的古诗越多越好和诗人名 写出一句你平时积累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 描写秋天丰收的成语 “扭扭捏捏”这个成语怎样解答?? 连绵起伏 描写古代女子哭泣的句子 形容淡雅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春天的成语多一些?20个以上 2018年狗年20幅关于春节的对联 有没有关于甜蜜,幸福的爱情现代诗,写得要好一点的,演讲用的,... 个人工作汇报结束语,励志的,朴实点 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成语 求 形容蜜蜂优秀品质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美的诗词或段落 英语作文【THE WEATHER IS SPRING】 按我... 成语补充完整目无什么 含有“方向”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女人最励志的句子 形容一下子暴发出来的一个成语怎么说 关于团结力量大合作能成功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这个图片里的人是谁? 李白《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中的“匪”到底读什么音? 形容河流的词语有什么 我的毕业感言 60字以上 ,爱绿护绿一条标语 我家新建了一栋1000平方米的房子要出租做厂房还有配宿舍楼 ... 形容同情的成语 推荐两句励志名言 我怕疼 照样子 求一份一百字以内的班级介绍(高三七班) 表现该班团结友爱,学... 怎样形容有敬业精神 写出5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 )气长舒什么成语 谁可以帮我起一些像夏东海,夏雨,夏雪,刘星,刘梅之类的名字? 描写庐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 结婚对联横批 大全 “前赴后继”怎么造句,包括意思是什么? 可以用什么成语形容 有哪些表示骄傲自满的成语 描写乡村景色的四字词语30个 表示声音的词ABAC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的含义 爸爸生日快乐祝福语(感动) 爸爸的生日最感动的话 能够穿透人心最现实的话有哪些? 关于战争的诗句以及名言警句 形容比赛胜利的成语 形容很慌张的成语 不懂的再说也是多余的诗句 描写小雏菊的优美句子 描写古代男子的句子,比如冷酷,妖媚,温柔,柔弱等等 不... 关于“证据”的成语有哪些? 求一句形容被朋友背叛或者不义的经典句子 描写清纯但又不是很漂亮的女生的句子 形容大学生活美好的词语 闺蜜生日祝福诗 详的组词有哪些 坚强的成语有哪些 经典情书 表示爱国情深的(成语) 关于读书的优美句子(不要格言) 关于回家的诗词 描写无私奉献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一个人工作认真的诗句 有关诗句的排比句 表示食物很香的四字词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