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优美散文网 > 励志美文 > 茶叶的诗词

茶叶的诗词

作者:优美散文网
日期:2020-07-06 17:39:49
阅读:



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以下是关于茶的诗: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相关推荐

  • 茶叶的诗词

    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

    励志美文
  • 关于茶道诗词

    中国古代茶诗精选集:《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 〖

    励志美文
  • 形容茶叶的诗句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励志美文
  • 关于茶的诗词

    1、《寒夜》 南宋-杜耒原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

    励志美文
  • 赞美茶叶的诗句

    1、和平作者:孑孓 现代当硝烟退却了战场敌人交出最后一颗子弹所有的我们捧起手中的酒杯一同庆祝这个夜晚让欲望退却战场让利益滚出人间让和平鸽再次飞翔让橄榄枝洒下期盼让投降的少女不再无辜让饥饿饿死在摇篮让我们虔诚的祈祷一起呐喊不为今天的胜利只为美好的明天2、和平作者:杨景泽 现代饮一盏灯火茶,窗帘

    励志美文
  • 关于茶的诗句大全

    1、《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2、《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3、《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

    励志美文
  • 古代关于茶的资料,诗词歌赋都有那些?

    1、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代:皎然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

    励志美文
  • 茶的元稹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释义:茶,分为清香的叶和细嫩的芽;诗人喜欢茶的高雅,僧家看重茶

    励志美文
  • 有关茶叶的诗句

    一、有关茶的俗语:1、年头三盅茶,客符药店材无交家。——福建福安2、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藏族3、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4、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赣南客家5、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族二、有关茶的诗句:1、暮雪清代:

    励志美文
  • 关于“茶”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元稹《一七令·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译文:茶,叶香,嫩芽,诗人喜爱,僧侣喜爱。2、唐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释义: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3、宋代·黄庭坚《品令·茶词》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

    励志美文

聚合标签
有没有带有年字的对联 亭台楼阁类似的成语 形容相伴的句子有哪些? 变形计周云峰观后感 摄影与生活的名人名言 形容健康的词语有哪些 求关于夜的古诗 贝多芬总结一生的豪言是什么? 登科后是关于欢喜的诗古诗吗 大声呼喊 的成语 朋友圈闺蜜句子大全 求广播体操口号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最新txt全集下载 形容浪漫爱情的词语 别样的青春 作文700字 形容一个人拼尽全力推一块大石头往山上走的成语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目标的名言 描写秋天的词语 国家卫生城市考核的10项标准 形容 多词语有哪些 表达女人励志的句子 女孩子娇宠的成语 爱是什么 排比句 形容说的话很多 幼儿园中班班级口号 求一首关于长江的古诗,(最好是五言绝句的啦!) 谢谢你!!!... ()而不( ),填一成语 什么那么什么 什么那么什么造句 好词好句好段赏析 赞美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快餐厅宣传语 优美的比喻句大全 adidas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每个首字母代表的意思是什么? 表示虚心的成语 关于形容“孤独”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描写动物的好词好句 表示谦虚的成语 做事认真的名人名言 仙风道骨下一句 描写夕阳景色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珍惜劳动成果的名言 求60句名人名言或有哲理的话并用其中30句个写一段话,每段话... 尼克胡哲经典语录有什么? 关于母爱父爱的四字词语 表示团结力量大的古诗句,名言警句有哪些 赞美“花海”的诗句有哪些? "目"字的第二笔是横折钩还是横折? 形容灯光艳丽的词语 形容演讲精彩的词语有哪些? 李心洁 爱错的歌词 最凄美的古诗词 描写说话的成语 悼念老同学去世的诗句 关于母亲的名言或诗句 道家经典语录 描写人物心理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描写战争的词语. 我家新建了一栋1000平方米的房子要出租做厂房还有配宿舍楼 ... 形容同学聚会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花月的成语 夸人有才的诗句 初二学生班级寄语(20~30字) 描写冬天天气、气候的段落以及词语 谚语“帮助别人的人”下半句是什么? 表示安静的成语有哪些? 佛教讲的不二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