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现代古朴茶馆的句子,卡文卡在这了,求大神解答!!
穿梭过鳞次栉比的现代商店,不知不觉又走近了城北那家茶馆,老远就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清苦香气。在这片商铺店面林立的旧城区,茶馆却独此一家,所以令人印象深刻。
茶馆位于街道的拐角处,正面朝阳,向各个方向都开放,地盘很阔,路缘石上青石板在馆前铺就了一块平阔的三角形地面,上头还栽下了三四株绿得发亮的梧桐树,风一呵气儿,树叶就飒飒作响,偶尔会有树叶慢悠悠地飘荡而下,落在茶水中泛起一层柔亮的涟漪。
随之旋转的风车卷动青涩的回忆,仿佛将青年的思绪带回了那年夏至的时光,晴碧的天空挂着的水煮蛋般的太阳释放出近乎无温的光芒,下象棋的老爷爷、弄风筝的小孩子、拔胡子的漂泊者、高谈阔论的茶艺师、报社里冲他点头微笑的女孩子、不厌其烦地为老人们读报纸的他、阁檐上悠然踱步的猫咪、楼顶上啄食的鸽子、荫影下打盹的流浪犬……一切仿佛都才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转眼间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二、求几句茶楼的宣传语
《夏日湖上》
——唐 陆游
乌帽筇枝散客愁, 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 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 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 岂信人间有蜀州。
《入梅》
——唐 陆游
微雨轻云已入梅, 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 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 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 九陌红尘更可哀!
《初暑》
——唐 陆游
槐阴清润麦风凉, 一枕闲眠昼漏长。
山鹊喜晴当户语, 海桐带露入帘香。
酒缘久病常辞酌, 茶为前衔偶得尝。
云北云南动游兴, 速呼小竖治轻装。
《闲游》
——唐 陆游
江边小市旧经过, 岁月真如东逝波。
茶灶酒垆多识面, 少留卖药买渔蓑。
《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
——宋 梅尧臣
薛老大字留山峰, 百尺倒插非人踪。
其下长乐太守书, 矫然变怪神渊龙。
薛老谁何果有意, 千古乃与奇笔逢。
太守姓出东汉邕, 名齐晋魏王与锺。
尺题寄我怜衰翁, 刮青茗笼藤缠封。
纸中七十有一字, 丹砂铁颗攒芙蓉。
光照陋室恐飞去, 锁以漆箧缄重重。
茶开片銙碾叶白, 亭午一啜驱昏慵。
颜生枕肱饮瓢水, 韩子饭齑居辟雍。
虽穷且老不愧昔, 远荷好事纾情悰。
《汲江煎茶》
——宋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
三、形容雅致茶楼的典雅句子
茶楼,与其说是品茗的是茶,不如说品赏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更是一种安静高雅的生活的追求。茶楼要在美感方面呈现更为出色一些,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则是最好的选择。
四、描写茶馆的诗句有哪些?
下面的资料里,一堆的古文摘选,自己看吧~
1、茶馆的萌芽
茶馆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为“茶馆”。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
2、茶馆的兴起
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当是茶馆的雏形。 《旧唐书 王涯传》记:“太和九年五月涯等仓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则唐文宗太和年间已有正式的茶馆。 大唐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因而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也流传到了北方城市。此时,茶馆除予人解渴外,还兼有予人休息,供人进食的功能。
3、茶馆的兴盛
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而孟元老的《东京华梦录》中的记载则更让人感受到当时茶肆的兴盛“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归曹门街,北山于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的杭州,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定都临安(即今杭州),统治阶级的骄奢、享乐、安逸的生活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当时的杭州不仅“处处有茶坊”,且“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都城纪胜》中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 宋时茶馆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
4、茶馆的普及
到明清之时,品茗之风更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民丰物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成了人们的首选,因此,茶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
5、茶馆的衰微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战争,贫困和一些非常时期,茶馆也就一度衰微。
6、茶馆的复兴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茶馆作为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悄然回复,茶馆已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选择之一。
7、茶馆的衍变
(1)书茶馆 书茶馆,即设书场的茶馆。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以短评书为主的茶馆。这种茶馆,上午卖清茶,下午和晚上请艺人临场说评书,行话为“白天”、“灯晚儿”。茶客边听书,边饮茶,倒也优哉游哉,乐乐陶陶。 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这里,重点从文化,社会功用角度介绍几种。老乡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