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美文 > 正文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诗有哪些?

内容导航:

  • 有关“百善孝为先”的古诗有哪些?
  •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诗
  • 孝敬父母的古诗
  • 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有什么?
  • 一、有关“百善孝为先”的古诗有哪些?

    有关“百善孝为先”的古诗有: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____黄景仁《别老母》

    4.哀哀父母,生我劳瘁。____佚名《蓼莪》

    5.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8.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9.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图·其一》

    10.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1.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辽水》

    12.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____杜甫《石壕吏》

    14.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二、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诗

    1.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2.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5.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三、孝敬父母的古诗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四、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有什么?

    1、《劝报亲恩篇》——清代佚名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译文: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2、《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4、《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5、《国风·邶风·凯风》——春秋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6、《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7、《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8、《思母》——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自己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9、《将母》——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吧。

    10、《墨萱图 其二》——元代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译文:萱草生在老母亲的高堂前,颜色鲜艳而美好。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背着它时还能怎么说呢?作为子女的孝顺心存在,并不在于你富贵与贫贱。

    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叹人的年岁老了呀!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这种感慨之心情就像被棍棒锤砸一样难受啊。

    随机文章